肿瘤旗舰聚焦| 成都场共绘泌尿肿瘤MDT发展新蓝图
原创
2025-08-06
来源:快医精选
阅读量:504

泌尿肿瘤诊疗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诸如抗体偶联药物(ADC)等创新抗肿瘤治疗手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各大医学中心依托自身资源与技术优势,在泌尿肿瘤领域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诊疗路径与最佳实践。其中,多学科协作团队(MDT)在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优化临床决策中扮演着日益关键的角色。鉴于此,北京大地医疗慈善基金会启动“肿瘤治疗旗舰聚焦”这一医学教育系列项目,旨在搭建一个高端、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6月26日,“肿瘤治疗旗舰聚焦——成都场”研讨会成功举办。在沃野千里、物阜民丰的天府之国,与会专家汇聚一堂,围绕泌尿肿瘤MDT的价值与实践经验进行深入研讨,分享泌尿肿瘤诊疗前沿进展与临床经验。





共谋发展,共话前沿,泌尿外科新药新技探索齐驱并进


在中国西部,四川省肿瘤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以其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诊疗服务享有盛誉。医脉通有幸在会前独家对话四川省人民医院熊玮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吴毅教授,为大家揭秘泌尿外科的发展现状与特色技术,分享泌尿肿瘤前沿进展。


熊玮教授分享,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配备了各类先进的设备设施,在机器人辅助微创泌尿外科、泌尿系结石微创防治技术、微创尿路修复与重建、复杂保留肾单位手术、显微及微创男科手术、复杂肾肿瘤的机器人辅助、自体肾移植保留肾单位技术及膀胱癌根治回肠正位新膀胱技术等方面做出了极具特色的贡献。同时,科室积极引入AI技术,此前成功应用DeepSeek辅助围术期管理,为一位82岁高龄、患有肾盂癌合并静脉癌栓的患者实施高难度根治性手术和复杂围术期管理。未来,科室将持续优化“AI+医疗”模式,医院也正在推进百度医疗数字人计划,医生将以数字人形式参与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先进的诊疗方案,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熊玮教授还特别提到了晚期尿路上皮癌(UC)领域ADC药物的突破性进展。他表示,作为国内首个获批的Nectin-4 ADC药物,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坑(EV+P)一线治疗晚期UC的关键Ⅲ期EV-302研究结果令人瞩目。相较于化疗,EV+P治疗的生存获益翻倍,中位总生存期(OS)显著延长了17.9个月(33.8 vs.15.9个月),死亡风险降低近一半。并且无论患者是否能够耐受顺铂,EV+P治疗均能获得显著的OS获益(铂耐受人群:36.7 vs. 18.7个月;顺铂不耐受人群:25.6 vs. 12.7个月)。更重要的是,该方案无需再进行表达率的检测,极大程度上便捷了药物的临床应用,他期待该方案在未来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为更多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吴毅教授介绍,自1988年四川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成立以来,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泌尿外科已成为拥有完善医师梯队和雄厚技术力量的重点专科,获得了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专委会“中国泌尿肿瘤MDT 100佳”、2021年度“中国泌尿肿瘤百强榜”百强单位及西部十强单位等多项荣誉,并在多个专业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科室多年来不仅重视临床诊疗水平的持续提升,同时深耕科研创新,探索泌尿肿瘤标志物、流行病学调查等前沿热点。在人才培养方面,科室坚持“引育结合、分层培养”策略,为科室成员提供了系统化、阶梯式的发展路径,为科室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此外,吴毅教授分享了他们团队的MDT宝贵经验:医院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并将其纳入科室质控体系,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MDT开展中的难题,并与管理部门沟通协调,优化MDT模式,以提升参与MDT的患者比例,提高临床决策水平。医院还积极辐射带动地区医院建立规范的MDT诊疗临床路径,先后成立了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四川协作组和四川省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联盟。他指出,MDT是实现精准诊治的关键平台,未来MDT将进一步向智能化、区域化和常态化方向发展,以持续提升诊疗质量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适逢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结束,吴毅教授与我们分享了他在会议上印象深刻的EV-302研究responders分析结果:EV+P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67.5%,达到ORR的患者中位OS为39.3个月,2年OS率为76.3%。无论患者是否耐受顺铂,EV+P均可显著延长缓解持续时间(DOR),获益为化疗组的3倍(23.3 vs 7.0个月)。此外,EV+P治疗的完全缓解(CR)率高达30.4%,为临床带来了另一种治疗思路,即对于达到CR的患者,后续可以将保膀胱治疗纳入考虑,为患者保留器官功能。


大会主席致辞


采访结束后,会议正式拉开帷幕。由大会主席四川省肿瘤医院廖洪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熊玮教授发表开幕致辞。他们指出,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患者需求日益多元化,传统单一的手术治疗模式已难以全面满足现代医疗的发展要求。为此,外科治疗理念也在持续演进与革新,例如通过积极组建MDT团队,深入探索更加科学、精准、系统的综合治疗策略,力求实现泌尿肿瘤患者“保器官、保功能、保生存、保质量”的多重需求,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全程管理方案。


 

大会主席致辞


博采众长,药启新章,泌尿肿瘤MDT成果显著


在会议的第一个环节,廖洪教授熊玮教授分别介绍了四川省肿瘤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MDT亮点。廖洪教授表示,四川省肿瘤医院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泌尿肿瘤MDT会诊中心。同时,泌尿外科的科研工作稳步推进,在前列腺癌领域,聚焦PSMA-PET/CT的应用、精准手术及随访、术后尿失禁的基础研究与个性化干预、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多模式综合诊疗;在UC领域,致力于探索分子病理指导精准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个体化多模式保留膀胱、MIBC以手术为中心的全流程治疗和管理;在肾癌领域,积极探索图像引导的疑难肾癌机器人精准保肾手术、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手术及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和晚期转移性肾癌的药物治疗全流程管理及转移灶的大分割立体定向放疗。


熊玮教授介绍,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系及腹膜后肿瘤MDT团队整合了泌尿外科、肿瘤科、核医学科、病理科、影像科等科室的专家资源,形成了一支专业团队;近期医院还成立了前列腺专病中心,配备了Rezum热蒸汽消融、Mona Lisa机器人穿刺活检定位系统、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等先进设备,可实现超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和精准手术治疗前列腺癌。针对高危肿瘤患者,团队常规开展多学科综合治疗,采用最前沿的治疗理念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此外,MDT还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多学科交流,团队积极联合国内外多学科专家共同探讨学科交叉课题,并在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和Theranostics等顶尖杂志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


四川省人民医院马志伟教授随后详细解读了抗体偶联药物在UC治疗中的价值,他表示,对于晚期UC系统性治疗,既往以铂类化疗为基础的一线治疗方案存在明显未满足医学需求,大多数接受一线含铂化疗方案的转移性UC患者在9个月内即发生疾病进展,OS并不理想。EV是通过全球大型Ⅲ期研究验证具有生存获益的ADC药物,EV+P一线治疗不仅为晚期UC患者带来了更广泛、深度的肿瘤缓解,实现生存获益翻倍,而且相较于化疗,EV+P在各个亚组中均取得了一致性获益,为晚期患者带来了长生存的希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四川省人民医院吕子彦教授从药学角度分析了转移性UC的一线治疗。他指出,抗体技术的进步使得研发和制造针对特定靶点的高亲和度的人源抗体成为可能,ADC药物兼顾抗体的靶向性和化疗药物的强效性,从而可精准高效杀伤肿瘤细胞,现已成为国际指南推荐的一线首选方案。在临床实践中,药师可基于患者病情、药物代谢特征和个体反应,为晚期UC患者制定个体化ADC用药管理方案,以保障合理用药,确保药效最大化和减少不良事件(AE)。此外,临床药师还可通过充分的患者教育与沟通以早期识别、干预潜在的AE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院际联动,学术碰撞,激荡泌尿肿瘤MDT新思潮


MDT模式汇聚了来自多个科室的资深专家,形成一个强大的“智囊团”,通过联合讨论与资源共享,能够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规范化且连续性的诊疗方案。随着MDT模式的不断进步,不仅在医院内部,而且院际间的多学科专家也逐渐实现了深度融合与交流。因此,在会议的第二环节,四川省肿瘤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两院专家联动,从泌尿外科、放疗科、肿瘤科、核医学科、影像科及病理科视角深入探讨了MDT在泌尿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首先,四川省人民医院李利军教授分享了一例晚期UC患者采用EV+免疫一线治疗后病灶完全消失、尿控功能明显恢复的病例,患者治疗过程中仅出现轻度的皮肤AE,安全可控。有文献报道显示, EV±标准治疗后皮肤AE与OS改善显著相关(HR 0.56,P<0.01),进一步支持皮肤AE有潜力作为接受EV治疗患者的预后预测因素。


四川省肿瘤医院李曾教授分享了一例转移性输尿管癌病例诊治经验,该患者经新辅助化疗+手术+化免辅助治疗后疾病复发,采用HER2-ADC联合免疫治疗后因AE无法耐受停药,此时患者疾病负荷高,考虑到肾功能较差,故换用EV单药治疗,约2月后肿瘤明显缩小,治疗初期出现了轻度皮疹和脱发,但经专科对症治疗后皮疹迅速恢复至1级,现仍持续减量EV治疗中。他表示,在临床实践中,对不良反应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可实现“毒性可控、疗效持久”的平衡,保障患者的最大治疗获益。


四川省肿瘤医院张芳教授指出,Nectin-4无需检测,在UC普遍高表达,便捷了ADC药物的临床应用。四川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对HER-2、Nectin-4和Trop-2等靶标均常规检测,助力临床科室精准用药指导,还可进行分子检测辅助判断保膀胱可能性、有无术后残留病灶等。四川省人民医院孙华君教授表示,考虑到肿瘤内HER-2表达的异质性,在处理UC术后大块标本时,应避开坏死区域,选取肿瘤活性高、形态和状态保存良好的部位进行HER-2检测,并且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进行多次活检以提高准确性。


四川省肿瘤医院陈永昌教授和四川省人民医院潘海霞教授则从肿瘤内科的视角总结了ADC药物靶抗原表达与检测的关键要点。他们表示,ADC药物在泌尿系统肿瘤中的应用已走在实体瘤的前列,未来有望在多个实体瘤中探索Nectin-4 ADC的疗效,提高其可及性。


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颜高姝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高海燕教授表示,在晚期UC全身治疗中,EV+P方案带来了显著的疗效,对治疗后局部进展的患者,维持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放疗等局部治疗,可有效控制局部病灶。对少见转移灶,尤其是跳跃式转移,考虑到炎症性病变也会表现为氟代脱氧葡萄糖高代谢,可借助CT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估病灶密度和形态特征,明确疾病特征指导综合治疗方案策略。


最后,四川省肿瘤医院梁旭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李谋教授指出,在术前,影像学检查可精准评估肿瘤位置、侵犯范围及转移情况,为手术规划提供关键依据;在治疗期间,动态影像监测能客观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方案;长期随访中,规律的影像复查可早期发现复发转移,指导干预时机。因此,影像科在患者诊疗全流程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MDT团队中不可或缺的科室。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原创或来源为“快医精选”,版权均归快医精选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快医精选”。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0 / 150
快医精选旗下网站
更多产品
官方微信
轻盈医学安卓
轻盈医学iOS
轻盈医学App
患者端小程序
医生端安卓
医生端iOS
国康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