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记载:“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疾病与生活方式之间的紧密联系,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养生启示。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 “过度使用” 自己的身体,从而为疾病埋下隐患。理解并遵循 “生病起于过用” 的理念,学会适度养生,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过用之害:身体不堪重负, 饮食过用:营养失衡与脾胃损伤 饮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要素,但过度饮食或饮食不当却会带来诸多问题。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选择日益丰富,然而,暴饮暴食、饥饱无常、寒热过偏以及偏嗜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却越来越普遍。这些行为不仅会直接损伤脾胃,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能导致营养失衡,进而引发各种疾病。例如,长期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饮食可能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而过食生冷寒凉则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出现脘腹胀痛、泄泻等症状。
情志过用:情绪失控引发脏腑失调
情志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自然反应,但当情绪波动过于剧烈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长期的负面情绪如愤怒、焦虑、抑郁等,会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从而引发各种身心疾病。比如,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的人,容易出现肝气郁结的情况,表现为情绪低落、胁肋胀痛、月经不调等症状;而过度的悲伤忧愁则可能损伤肺气,导致气短乏力、咳嗽气喘等问题。
劳逸过用: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损耗
劳逸结合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常常陷入 “过劳” 或 “过逸” 的误区。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过度、脑力劳动过度以及房劳过度等,长期的劳累会导致身体疲惫、免疫力下降,进而引发各种疾病。例如,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问题;而过度的性生活则可能损伤肾精,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性功能减退等症状。相反,过度安逸同样不利于健康,长期缺乏运动和活动,会使身体的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衰退,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问题的发生。
适度养生:回归平衡与和谐
饮食有节:合理搭配,适量摄入,为了避免饮食过用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我们应遵循 “饮食有节” 的原则。首先,要保持饮食结构的合理,确保谷类、肉类、蔬菜、水果等各类食物的均衡摄入,以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其次,要注意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做到每餐七八分饱。此外,还要注意食物的寒热温凉属性,根据自身的体质和季节的变化合理选择食物,避免食用过多生冷寒凉或辛辣燥热的食物。例如,体质偏寒的人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桂圆、红枣等;而体质偏热的人则应多吃一些寒凉性的食物,如绿豆、苦瓜、西瓜等。
情志平和: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衡
情志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的平和与稳定。当遇到不良情绪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和调节,如运动、听音乐、旅游、与朋友倾诉等。同时,要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正视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保持一颗平常心。此外,还可以通过学习一些中医养生知识,如冥想、瑜伽、太极拳等,来帮助自己放松身心,调节情绪,达到情志平和的状态。
劳逸结合:适度运动,合理休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劳逸结合,既要保证适度的运动和活动,又要注意合理的休息和睡眠。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气血运行,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建议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也可以结合一些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来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密度。此外,还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和调整。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应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时间,老年人则可适当减少至 6-7 小时。
以古为鉴:传统养生智慧的现代应用
“生病起于过用” 这一理念贯穿于中医养生的始终,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养生智慧。古代医家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养生方法和建议,这些方法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黄帝内经》中提出的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的养生原则,就是根据四季的气候变化来调整人体的养生方法。在春季和夏季,自然界阳气升发,我们应顺应天时,多进行户外活动,如踏青、放风筝等,以促进阳气的升发;同时,在饮食上也应适当多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韭菜、生姜、大蒜等,以助阳气。而在秋季和冬季,自然界阴气渐盛,我们则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在饮食上可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雪梨等,以滋养阴气。
又如,中医传统的养生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都是通过身体的运动和呼吸的调节来达到强身健体、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这些功法动作柔和缓慢,注重身心的统一,非常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练习。通过长期坚持练习这些养生功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的机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健康挑战,如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等。然而,只要我们能够汲取传统养生智慧的精华,遵循 “生病起于过用” 的理念,做到饮食有节、情志平和、劳逸结合,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的健康与活力。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用适度养生的理念来呵护自己的身体,享受健康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