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控糖之路:医患配合是血糖稳定的关键钥匙》
得了糖尿病,就如同开启一场漫长且艰辛的持久战,而医患配合无疑是这场战斗中制胜的关键钥匙。医生凭借丰富的医学知识与临床经验,担当起专业 “作战指挥官” 的角色,依据《糖尿病 “三师共管” 诊疗模式应用指南(2024 版)》,为患者制定涵盖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多方面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案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严谨考量与规划。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根基。《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版)》指出,医生会依据患者年龄、体重、活动量等因素,精准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并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食物种类与数量。例如,建议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总能量的 45% - 60%,主食注重粗细搭配,白米饭等细粮与糙米等粗粮各占一半。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蔬菜,像芹菜、西兰花等,它们能延缓碳水吸收,利于血糖平稳;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虾、豆类,白肉优于红肉,每日肉类摄入量控制在 3 两以内。严格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的摄入。然而,这些精心规划的饮食计划能否有效落实,完全取决于患者的积极配合。患者必须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坚决摒弃随意暴饮暴食、因嘴馋破坏饮食原则的行为。只有严格遵循医生饮食指导,才可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运动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医生会依据患者身体状况,制定适宜的运动计划,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美国医学协会糖尿病指南》提到,规律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助力降低血糖。成年糖友每周应进行至少 150 - 30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运动 3 - 7 天,每日持续或累计运动 30 - 60 分钟,运动时微微出汗或心率维持在 170 减去年龄所得数值,且有氧运动间隔不宜超 2 天。患者需主动克服懒惰心理,坚持按计划锻炼。若运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降糖效果将大打折扣。
药物治疗更是丝毫马虎不得。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医生均会根据患者血糖监测结果,精准调整药物剂量与使用时间。患者务必严格按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部分患者见血糖下降便擅自减少药量,结果导致血糖反弹,加重病情。只有医患双方密切配合,患者严格执行治疗方案,医生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才能维持血糖稳定,有效控制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