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足部健康: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指南》
糖尿病足的发生是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神经病变导致足部感觉减退,患者可能无法察觉微小的创伤;血管病变使足部血液循环障碍,伤口愈合能力下降;而高血糖环境又有利于细菌滋生,一旦出现伤口,极易引发感染,严重时可导致骨髓炎。经皮氧分压(TcPO₂)检测可评估足部缺血程度,当 TcPO₂<30mmHg 时,提示足部缺血严重,需谨慎处理伤口。
糖尿病足的分级有助于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常用的 Wagner 分级中,0 级为高危足,1 级为浅表溃疡,2 级为深部溃疡,3 级为深部脓肿或骨髓炎,4 级为局部坏疽,5 级为全足坏疽。对于 0 级高危足,应加强足部护理,避免赤脚行走,选择合适的减压鞋垫;1 - 2 级溃疡,需进行清创处理,使用银离子敷料、藻酸盐敷料等促进伤口愈合;3 级以上严重感染,除了抗感染治疗,可能需要手术清创或截肢。
新型治疗技术如负压封闭引流(VSD),通过持续负压吸引,促进创面血液循环,减少创面渗出,加速肉芽组织生长。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则利用自身血液中浓缩的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刺激细胞增殖和组织修复。这些新技术为糖尿病足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但费用相对较高,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预防糖尿病足,每天的足部检查必不可少。患者要仔细查看双脚有无水泡、伤口、鸡眼、老茧,尤其注意脚趾缝和脚底,可借助镜子观察难以看到的部位。保持足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洗脚,避免泡脚时间过长,洗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特别是脚趾缝间,防止潮湿滋生细菌。患者吴先生因为没有擦干脚趾缝,导致真菌感染,引发了严重的足部炎症。
选择合适的鞋袜至关重要。鞋子要宽松、透气、有良好的支撑性,最好在下午脚稍肿胀时试鞋;袜子应选择棉质、浅色、无接缝的,避免穿有松紧带的袜子,防止勒伤脚踝影响血液循环。修剪趾甲时要小心,避免剪得太短或剪伤皮肤。一旦发现足部有伤口、红肿等异常,不要自行处理,应立即就医,防止感染扩散。患者郑阿姨自行处理足部鸡眼,结果导致伤口感染,最终不得不进行截肢手术,这一惨痛的教训提醒我们,足部护理容不得半点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