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如何自我管理?做好这6点,保护肾脏健康!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发展为肾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若不加以控制,可能进展至肾衰竭,甚至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然而,糖尿病肾病并非不可预防!通过科学的自我管理,完全可以延缓病情进展,保护肾功能。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早期信号、日常护理及就医建议,帮助糖友更好地守护肾脏健康。
一、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高血糖损害肾脏的微小血管(肾小球),导致蛋白尿、肾功能下降最终可能发展成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的5个阶段(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
1.高滤过期(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无蛋白尿)
2.微量白蛋白尿期(尿微量白蛋白30-300 mg/天)
3.大量蛋白尿期(尿蛋白>300 mg/天,可能伴水肿)
4.肾功能减退期(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5.尿毒症期(需透析或肾移植)
二、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肾病?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HbA1c >7%)
高血压(>140/90 mmHg)
高血脂(尤其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
糖尿病病程>10年
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肾病家族史
吸烟、肥胖、高盐饮食
三、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早期糖尿病肾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可以通过以下检查发现: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每年至少查1次)
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肾功能)
血压监测(高血压是肾病的重要推手)
警惕以下症状,可能提示肾病加重:
尿中泡沫增多(蛋白尿)
下肢或眼睑水肿
夜间尿量增多
乏力、食欲下降(可能是肾衰竭早期信号)
四、糖尿病肾病的自我管理:6大关键措施
1. 严格控制血糖
目标:HbA1c <7%(老年人或合并症患者可适当放宽,遵医嘱)。
优先选择对肾脏友好的降糖药,如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达格列净)、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
避免使用可能伤肾的药物,如某些磺脲类(格列本脲)或二甲双胍(eGFR<30时禁用)。
2. 严格控制血压
目标:<130/80 mmHg(部分患者可放宽至<140/90)。
首选ACEI/ARB类降压药(如依那普利、缬沙坦),既能降压又能减少蛋白尿。
减少盐摄入(每日<5g),避免咸菜、酱油、加工食品。
3. 低蛋白饮食,减轻肾脏负担
蛋白质摄入量:0.8 g/kg/天(如60kg体重,约48g蛋白/天)。
优选优质蛋白:鸡蛋、鱼、瘦肉、大豆制品,减少红肉。
避免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碳酸饮料、加工肉制品)。
4. 限制高钾食物(如肾功能已受损)
避免:香蕉、橙子、土豆、番茄、坚果等。蔬菜可先焯水去钾。
5. 戒烟、限酒、控制体重
吸烟会加速肾血管硬化,必须戒掉!
酒精增加肾脏负担,建议男性≤2杯/天,女性≤1杯/天。
肥胖加重肾脏负担,BMI建议控制在18.5-24。
6. 避免伤肾因素
慎用止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可能伤肾)。
避免脱水(剧烈运动、腹泻时及时补水)。
慎用造影剂(做CT增强扫描前需评估肾功能)。
五、糖尿病肾病如何治疗?
若已确诊糖尿病肾病,医生可能会采取以下治疗:
降糖药: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护肾+降糖)。
降压药:ACEI/ARB(减少蛋白尿)。
降脂药:他汀类(保护血管)。
贫血管理:必要时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严重肾衰竭(eGFR<15):需透析或肾移植。
六、总结:护肾关键措施
1.每年查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早发现早干预。
2.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减少血管损伤。
3.低盐、低蛋白、低磷饮食,减轻肾脏负担。
4.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改善代谢。
5.避免滥用药物,如止痛药、偏方等。
6.出现水肿、泡沫尿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