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例介绍
患者,女,40岁,产后 10年。足月顺产,产程顺利,但产后即出现无汗症状,自觉全身皮肤干燥,无汗出迹象,即便在炎热环境或活动后亦如此。同时伴有心烦、面红赤,手足心热,口干但不欲饮,纳食可,大便偏干,一日一行,小便色黄。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二、病因病机分析
(一)产后生理特点
妇人产后,多虚多瘀。分娩过程中耗气伤血,气血亏虚,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失常,血的濡养功能减弱。营血亏虚,不能充养肌肤,卫气亦因之不足,导致营卫失和,腠理开合失常,故而无汗。正如《傅青主女科》所言:“产后气血大亏,诸证丛生。”
(二)心肾不交
患者产后心烦、失眠、多梦、手足心热等症状,提示心肾不交。产后阴血骤虚,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于上,心肾阴阳失衡,水火不济。心主神明,心火扰神则心烦失眠;肾阴虚则虚热内生,出现手足心热等阴虚内热之象。《景岳全书・杂证谟》云:“水不济火,则火不归元,而炽炎于上,为头痛,为躁烦,为潮热……”
三、治疗方案
(一)治法
调和营卫,交通心肾。
(二)方剂
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加交泰丸交通心肾,并随症加减。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方中桂枝辛温,解肌通阳、发汗解表;芍药酸敛,养阴和营,二者配伍,一散一收,调和营卫。生姜助桂枝解表,大枣助芍药养营,姜枣合用,加强桂芍调和营卫之力,甘草调和诸药。
交泰丸源自《韩氏医通》,由黄连、肉桂组成,具有交通心肾、清火安神之效。黄连苦寒,清心泻火;肉桂辛热,温肾助阳,引火归元,二者寒热并用,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具体药物组成及剂量如下:
四、治疗过程
(一)初诊(第 1 周)
患者服用上方 7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药后自觉心烦症状有所减轻,睡眠质量稍有改善,但仍无汗出,大便仍偏干。此为药已中的,但药力尚不足,营卫未和,心肾仍未完全相交。
(二)二诊(第 2 周)
上方后两天开始微微汗出,面赤减轻,继续服用 7 剂。药后患者手足心热症状减轻,夜间睡眠进一步改善,开始出现微微汗出,以头面部及胸背部为主,大便已通畅,1 - 2 日一行。此为营卫渐和,心肾渐交之象,治疗初见成效。
(三)三诊(第 3 周)
患者无汗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无不适之感。为防止病情反复,嘱其停药观察,同时注意饮食调养,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五、按语
产后无汗一证,临床较为少见,其病因复杂。本案患者既有产后气血亏虚导致的营卫失和,又有心肾不交之证。故选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使卫气行于外,营血守于内,腠理开合有度,汗液得以正常排泄。交泰丸交通心肾,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阴阳平衡。方中加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以改善患者失眠症状;当归养血润肠,火麻仁润肠通便,以缓解大便干结。随症加减用药,使方剂更加契合患者病情。通过本病例的治疗,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根据患者具体症状、体征及产后特殊生理状态,综合分析病因病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取得良好疗效。